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孙瑞标表态,房地产税会作为地方税种开征!
靴子终于落地!
3月2日,全国政协委员、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、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表示,房地产税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已经确定大的方向,征收房地产税,下一步要走立法的程序。
3月4号上午,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,大会发言人张业遂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,房产税立法正在起草论证,力争早日提请人大常委会初审。
今天,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,中国要健全地方税体系,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。
人民日报发文指出,如果说之前各界对于“要不要征收房地产税”还有争议的话,那么目前无疑是释放了鲜明的信号——征收房地产税,已经是确凿无疑的方向!
现在,舆论最关心的问题已变为,什么时候收,以什么方式收?
根据人民日报的说法,房地产税立法,需要“七步走”:
第一步,法律草案起草。
第二步, 公开征求意见。近期环保税法草案、烟叶税法草案就是这样做的。
第三步, 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,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。
第四步,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,也称为三读。有的法案经过五审六审都有, 如物权法经过六审。
第五步,一审、二审后公开征求意见。
第六步,专家评审会,需通过。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全国人大表决。
第七步,表决通过后付诸实施。
而目前,房地产税立法仅处在第一步起草阶段。
并且,房地产税立法完成也不一定意味着会出台实施。
财政部部长肖捷曾发文指出,按照“立法先行、充分授权、分步推进”的原则,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实施。力争在2019年完成全部立法程序,2020年完成“落实税收法定原则”的改革任务。
注意!2020年落实“税收法定”原则,或许也包括“房地产税”立法,但从未提过“出台”时间,根本不是“房产税要2020开始征收”!
知名财经评论家叶檀也指出:
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和财政部牵头组织起草,目前正在加快进行起草完善法律草案、重要问题论证、内部征求意见等工作,争取早日完成提请常委会初次审议工作。通过一审二审三审,最少也要四年的时间,也就是到2022年。
叶檀认为:
房地产税什么时候推出,取决于宏观经济是不是稳定,立法进程有多快,地方政府的土地收入什么时候下降。
只要宏观经济稳定,推出房地产税,就不怕有人BB,不怕有人转移资产,如果宏观经济不稳,抽掉房地产这根柱子,大厦将倾。
知名财经作者潮哥也认为,总理用了“稳妥”二字,可见房地产税立法不会那么快就能出台:
房地产税是土地财政的一个交接,只有当中国城镇化基本完成,土地财政收入无法给地方增幅带来丰硕收入的时候,才是房地产税开征之日。因此,可以说房地产税从立法到落地实施,至少还需要5年的时间,最长可能需要10年。
实际上,征收房地产税已经提出多时了。对于房地产税的出台,中国多数购房的“刚需”们翘首以盼,认为这是降房价的最有效举措。
据媒体报道,房地产税制定曾被列入去年的立法工作计划,不过业界普遍认为这一税种开征时机未到。
有分析指出,房地产税落地的最大阻碍是较高的税负压力。
仅是土地使用税、增值税等五项税种,在中国税收总额中的占比就达到了12%左右,再加上房地产相关的营业税、企业所得税,对纳税人而言将是不小的负担,如何实现普遍收税、规避拖欠缴税,将极大考验税务机关的执行力。
而对于房地产税出台意味着能够控制房价、平抑房价的观点,任志强认为:
房地产税不能抑制房价,这是基本常识。特别对于高净值人士和炒房者,以及相对于房价上涨的收益,根本就是九牛一毛。
经济学家马光远认为:
从世界上有房地产税的国家的立法目的看,征收房地产税主要目的是为了地产财政收入,而不是为了抑制房价。
影响房价的因素非常多:供需关系、土地制度、投机因素、货币供应等等。从理论及欧美等国的实践看,房地产税本身可能会影响房价,但不会成为影响价格走势的决定因素。
还有分析认为,如果房地产税并不能起到预期效果,中国楼市或将出现新税种,比如空置税。
分析表示,空置税还是能起到威慑作用,至少能亮明中国政府对楼市调控的决心。此外,空置税的出台,能一定程度上减少空置资源的浪费,对于以往开发商捂盘的行为,也能够有效抑制——开发商捂盘惜售也算一种空置。
另外,还要加快研究“70年产权限制”相关法律问题。同时,应对中国租赁房屋租金水平及增长率、中介人员长期责任等做出详尽规定,必要时上升为法规甚至法律。